人口基数支撑经济目标
印度说他们三年内会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,其实从人口角度来看,这还真不是特别难的事儿。印度现在有14.25亿人,是日本的11倍,德国的17倍。也就是说,只要印度的人均GDP能达到日本的1/11,或者德国的1/17,那整个国家的GDP总量就能超过日本和德国了。所以从人口基数来看,这个目标虽然听起来挺厉害,但其实逻辑上是说得通的。
印度经济挑战
日本和德国虽然都是发达国家,但它们的人均GDP并不是全球最高的那一档。所以,印度的GDP总量超过这两个国家,其实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。
不过,印度现在面临两个主要问题。第一个是,它的经济发展能不能一直持续下去。目前看,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看起来还不错,但跟中国在同样人均GDP水平时的增长速度相比,差距还是挺大的。而且,这还是在印度不断调整GDP计算方式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。想像中国那样,快速把人均GDP提升到1万美元以上,对印度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,它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这个目标。
制造业与经济发展
作为一个大国,通常都是靠工业化来推动经济发展,但工业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,尤其人口越多,难度就越大。
印度走了一条挺特别的路,就是优先发展服务业,而不是制造业。这样一来,印度的制造业发展就比中国慢很多。1978年的时候,中印两国的经济水平差不多,印度的GDP甚至达到了中国的98%。但因为选择不同,后来的发展差距就越来越大了。现在,中国的GDP已经是印度的五倍多了。
印度工业崛起受阻
印度面临的第二个问题,就是那些先发国家的打压。其实啊,印度和中国一样,都是人口超过14亿的大国,人口基数这么大,发展工业本来就是个大趋势。中国在工业化路上往上走,就得抢先发国家的市场,那印度也是一样的道理,不可能例外。
现在印度已经成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,想要冲到第二的位置,第一步就是要让自己的工业增加值超过美国,成为全球第二。要知道,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被中国超过了,这已经是事实了。但如果再被印度超过,那美国就真的撑不住了,毕竟它以前可是全球的老大,现在连工业都被人超越,那它的全球影响力肯定大打折扣。
所以,其他那些先发国家,比如欧洲、日本这些,肯定也不愿意看到一个超级工业大国崛起在自己旁边。因此,对印度的打压,几乎是不可避免的。
印度的情况跟我们还真不太一样。这个国家凝聚力不够,内部矛盾很多,特别容易被外部势力挑动和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