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的长治,热浪翻滚的不只是气温,更是城市建设的节奏。走在高新大道工地上,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;主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施工队夜以继日;老旧小区里,新修楼院和绿化带让居民笑逐颜开。今年上半年,长治市把群众“急难愁盼”放在心头,以实际行动推动城市更新。43个城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,25.75亿元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落地,让这座晋东南重镇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。
快速通道织密交通网络
采访中,不少司机师傅直言:“等东南外环一通车,上党区、高铁片区、高新区来回就方便多了!”省级重点工程——东南外环快速通道改扩建已进入收尾阶段,计划9月完工。与此同时,高新大道也完成了六成工程量,今年底主线将全线贯通,把滨湖、高新区、产业园与高铁片区串珠成链。这些道路不光解决拥堵,还为产城融合按下快进键。据住建部门介绍,目前英雄南路、东西向互通立交桥、西南外环等一批大项目同步推进,“四面八方都是路”,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对家乡交通变化的真实写照。
优化路网畅行无忧
编辑走访发现,每到上下班高峰期,一些断头路和瓶颈段总让人堵得抓耳挠腮。今年以来,从威远门公交站台迁移到芳华巷改造,仅用十几天时间便完成任务,大大缓解了周边交通压力。不仅如此,包括12处人行便道断点打通、“断头路”攻坚战全面展开,还有教育园区、神农湖配套道路加紧施工,这些细致入微的小变化,让百姓出行变得顺畅许多。一位居民说:“以前绕半天,现在直达,比过去省事太多。”
地下管网升级守护安全
不少小商户反映,以前一下暴雨就怕积水倒灌,如今情况明显改善。据权威媒体报道,今年供水保障管线及配套设施已完成60%,年底即可投用。和平东街、清华街等3条道路实现雨污分流,多条排水工程正加紧推进,有效提升防洪排涝能力。同时,全市范围内老旧供水管网换新、大型供热系统智能调度中心建设,以及污水处理厂设备升级,都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筑牢根基。“我们做的是看不见的大事儿,但大家都能感受到实惠。”一名参与地下管网改造的技术员如是说。
老旧小区焕然一新
今年124个老旧小区启动改造,下半年还要新增134个。从“菜单式”服务到“一楼一策”,每一个方案都贴合居民需求。不仅有资金支持,更有细致入微的人性化设计,比如增设停车位、小花园、小广场。“现在下楼遛弯儿都有地方坐着歇脚,小孩玩耍也放心。”社区老人王阿姨笑着告诉记者。这种从细节出发的关怀,让民生温度真正传递到了千家万户。
暖心举措筑牢幸福底色
除了大手笔投入,更可贵的是对民生“小事”的执着追求。例如17处生态渠化岛投入使用,为过马路老人孩子提供二次停靠空间;890套窨井盖更换、防坠网安装……这些不起眼的小动作,却极大提升了百姓获得感和安全感。有志愿者表示:“每一次整改,其实都是对生命负责。”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当我们习惯于抱怨身边琐碎时,是不是也该看到这些默默付出的改变?你觉得还有哪些角落需要被点亮,对此你怎么看?
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,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#AIGC热点大赛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