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
新闻动态

“新型啃老”正在盛行,68岁大爷无奈:你们的孝顺我无福消受啊
发布日期:2025-07-28 16:11 点击次数:164

创作声明:本文为虚构创作,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,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,仅用于叙事呈现,请知悉。

68岁的张德华坐在老房子的院子里,看着儿女忙前忙后地“照顾”自己。

邻居们都说他有福气,有这样孝顺的儿女。

但张德华的眼中却闪着泪光:“你们这样的孝顺,我真的无福消受啊。”

这句话背后,藏着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真相。

01

张德华退休已经三年了。

他曾经是纺织厂的车间主任,干了一辈子,攒下了一些积蓄。

老伴五年前走了,他一个人住在这套老房子里。

房子不大,但收拾得很干净。

院子里种着几盆花,张德华每天早上都要浇水。

“爸,您怎么又在院子里忙活?”

儿子张伟推门进来,手里提着一袋水果。

张德华抬起头,笑了笑:“闲着也是闲着,活动活动筋骨。”

张伟今年35岁,开了一家小公司,生意做得不错。

他走到父亲身边,皱着眉头说:“您这年纪了,还是少干这些活儿吧。”

“我身体好着呢,这点活儿算什么。”

张德华继续浇着花。

张伟叹了口气:“爸,您就是太逞强了。”

第二天,女儿张慧也来了。

她在银行上班,穿着一身职业装,看起来很干练。

“爸,您昨天是不是又在院子里干活了?”

张德华正在看报纸,抬头看了看女儿:“谁跟你说的?”

“哥哥担心您,给我打电话了。”

张慧坐在父亲身边,语气温和但带着担忧。

“您年纪大了,要注意安全。万一摔着碰着怎么办?”

张德华放下报纸:“我又不是瓷娃娃,哪有那么娇贵。”

“话不能这么说。”

张慧的声音有些严肃:“您是我们的父亲,我们有责任照顾您。”

邻居王阿姨从院子外面经过,听到了对话。

她笑着对张德华说:“老张,你可真有福气啊。”

“儿女这么孝顺,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来。”

张德华苦笑着点点头。

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感觉。

从那以后,张伟和张慧来得更频繁了。

几乎每隔一天就要来看看父亲。

每次来都要检查一遍,看看父亲有没有做什么“危险”的事情。

“爸,您以后别自己爬梯子了。”

张伟指着院子里的梯子说。

“想摘什么水果,给我们打电话,我们来帮您。”

张德华刚想说话,张慧也接上了:“对,还有搬重东西也不行。”

“您的腰不好,千万不能再伤着了。”

张德华感到有些无奈:“我就是想整理一下杂物间。”

“那更不行了!”

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。

“杂物间里灰尘多,对您的呼吸道不好。”

张伟说得很认真:“我们周末来帮您整理。”

张德华想要反驳,但看着儿女担心的表情,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

一个月后,张德华发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。

他不能再随意地在院子里干活了。

不能爬梯子,不能搬重东西,连走远路都被限制了。

“爸,您要去老李家下棋,我送您过去吧。”

张慧每次都这样说。

“那条路车多,不安全。”

张德华摆摆手:“就几分钟的路,我又不是走不动。”

“不行,万一出什么事怎么办?”

张慧的态度很坚决。

“我们不放心。”

渐渐地,张德华很少出门了。

老朋友们偶尔来找他,也被儿女们各种理由推辞掉。

“爸爸今天身体不太舒服。”

“改天吧,他现在需要休息。”

02

张德华站在窗边,看着老朋友们失望地离开。

心里涌起一阵说不出的难受。

“爸,您怎么了?”

张伟走到父亲身后。

“没什么。”

张德华转过身,勉强笑了笑。

“就是觉得有点闷。”

“那我陪您聊聊天吧。”

张伟很贴心地说。

“或者我们看看电视?”

张德华点点头,但心里却更加郁闷了。

他想念以前的生活。

想念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日子。

想念和老朋友们一起下棋聊天的时光。

但现在,这些都被儿女们以“关心”的名义剥夺了。

“爸,我觉得您一个人住不太好。”

有一天,张慧突然提起这个话题。

“要不您搬到我们家去住?”

张德华连忙摇头:“我在这儿住得好好的,为什么要搬?”

“您一个人住我们不放心啊。”

张伟也在一旁劝说:“万一您晚上有什么事,我们都不知道。”

“我能有什么事?”

张德华有些生气了。

“我身体好着呢!”

“可是您年纪大了,总有个万一。”

张慧的语气很温柔,但态度很坚决。

“我们是为了您好。”

“我不需要!”

张德华第一次这么大声地反对。

“我就要住在这里!”

儿女们被父亲的反应吓了一跳。

他们对视了一眼,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担忧。

“好吧,既然您坚持,那就先这样。”

张伟妥协了。

“但是您要答应我们,有什么事一定要及时联系。”

张德华重重地点头:“我知道。”

但他心里明白,这件事不会就这样结束。

果然,第二天张慧就带来了一个新提议。

“爸,既然您不愿意搬家,那我们给您请个保姆吧。”

“保姆?”

张德华瞪大了眼睛。

“我又不是生活不能自理,要什么保姆?”

“不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问题。”

张慧耐心地解释:“是为了有个人照顾您。”

“做饭、打扫卫生、陪您说话,这些都能帮您分担。”

张德华坚决地摇头:“不要!我不习惯家里有外人。”

“那怎么办呢?”

张伟皱着眉头。

“我们总不能天天守着您吧?”

“我又没让你们守着我!”

张德华的声音有些哽咽。

“我一个人过得好好的,为什么你们就是不相信呢?”

看着父亲激动的样子,儿女们又妥协了。

但没过几天,张德华发现儿女们采取了另一种方式。

他们开始轮流“陪伴”父亲。

张伟周一、三、五来,张慧周二、四、六来。

周日两个人一起来。

“爸,我今天在这儿陪您。”

张伟会带着笔记本电脑,在父亲家里处理工作。

“您该吃药了。”

“您该量血压了。”

“您该休息了。”

一天下来,张德华感觉自己像个被监护的孩子。

每一个行动都被关注着。

每一个细节都被安排着。

他开始怀念一个人的日子。

怀念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。

“慧慧,爸爸想去趟银行。”

有一天,张德华对女儿说。

“您去银行干什么?”

张慧立即警觉起来。

03

“取点钱,买点东西。”

“您要买什么?我帮您买就行了。”

张德华有些不耐烦:“我自己的钱,我自己不能取吗?”

“当然可以。”

张慧连忙说:“我的意思是,您年纪大了,银行人多,容易出意外。”

“要不这样,您把银行卡给我,我帮您取?”

张德华犹豫了一下。

最终还是把银行卡交给了女儿。

从那以后,张德华发现自己越来越少接触钱了。

买菜有儿女买,购物有儿女代劳。

他的银行卡也“暂时”保管在张慧那里。

“这样更安全。”

张慧解释说:“现在骗子多,专门骗老人的钱。”

“您把卡放在我这里,我们都放心。”

张德华想要拒绝,但又觉得女儿说得有道理。

毕竟现在确实有很多针对老人的诈骗。

他勉强同意了。

但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

时间一天天过去,张德华的生活越来越受限制。

他不能随意出门,不能随意花钱,连社交都被严格控制。

“爸,您少跟那些老头老太太来往。”

张伟有一天严肃地说。

“他们总是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,容易影响您的情绪。”

“什么叫不着边际?”

张德华有些生气。

“那都是我几十年的老朋友!”

“我知道,但是老人聚在一起,容易胡思乱想。”

张慧在一旁附和:“我们是担心您。”

“您现在年纪大了,心理容易受影响。”

张德华感到一阵无力。

他发现自己正在被儿女们温柔而坚决地孤立起来。

所有的自由都被以“为了您好”的名义剥夺了。

“我想重新装修一下房子。”

有一天,张德华突然提出这个想法。

“装修?”

张伟和张慧都愣住了。

“为什么要装修?”

“房子有些旧了,我想换换样子。”

张德华的眼中闪着光芒。

这是他很久以来第一次对什么事情感兴趣。

“爸,装修多费钱啊。”

张伟连忙劝阻:“您一个人住,简单一点就行了。”

“再说了,装修的时候灰尘大,噪音大,对您身体不好。”

“我不怕这些。”

张德华很坚持。

“我就是想让房子看起来新一点。”

“可是装修完了,您还能住几年呢?”

张慧说出了关键的话。

“花这个钱不值得。”

张德华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。

女儿的话像一根刺,深深地扎进了他的心里。

“你的意思是,我活不了几年了?”

“不是这个意思,爸爸。”

张慧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,连忙解释。

“我是说,装修太折腾了,没必要。”

但张德华已经听出了女儿话里的真正含义。

在儿女眼中,他已经是一个随时可能“离开”的老人了。

不值得为他花太多钱。

不值得为他做太多改变。

他们的“孝顺”,只是在等待他的离开。

这个念头让张德华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绝望。

几天后,张德华无意中发现了一件事。

他想要查看自己的存折,却发现存折不见了。

“慧慧,我的存折呢?”

他问女儿。

04

“存折?”

张慧愣了一下:“您找存折干什么?”

“我想看看里面有多少钱。”

“哦,存折我收起来了。”

张慧很自然地说:“放在您这里不安全,我帮您保管着。”

“我要看看。”

张德华伸出手。

“您看它干什么?反正钱都在那里,又不会少。”

张慧有些不情愿。

“我就是想看看。”

张德华的态度很坚决。

张慧没办法,只好从包里拿出存折。

张德华接过存折,翻开一看,愣住了。

这不是他的存折。

上面的名字是张慧的。

“这是你的存折。”

张德华看着女儿。

“我的存折呢?”

张慧的脸有些红:“爸,您的存折我已经帮您换了。”

“换了?”

“对,换成了我的名字。”

张慧解释说:“这样更安全,不容易被骗子盯上。”

“钱还是您的钱,只是换了个户头。”

张德华的手开始颤抖。

他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“为了您好”。

他的钱,在不知不觉中,已经不再属于他了。

“我要换回来。”

张德华的声音很低,但很坚决。

“爸,何必呢?”

张伟也在一旁劝说:“钱在谁名下不都一样吗?”

“反正您要用钱的时候,我们会给您的。”

“不一样!”

张德华第一次发了这么大的火。

“那是我的钱!我的!”

“好好好,是您的。”

儿女们连忙安抚他:“我们只是帮您代管而已。”

但张德华已经不相信了。

他开始重新审视儿女们的“孝顺”。

开始思考这一切的真正目的。

当天晚上,张德华一个人坐在院子里。

月光洒在他花白的头发上,显得格外苍凉。

他想起了老伴去世前说的话:“德华,要小心啊。”

当时他不明白老伴的意思。

现在他终于明白了。

老伴是在提醒他,要小心儿女们的“孝顺”。

第二天,张德华借口身体不舒服,让儿女们都回去了。

他要一个人冷静地思考。

思考这一切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。

思考儿女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。

下午,邻居王阿姨来看他。

“老张,你儿女最近怎么没来?”

“他们有事。”

张德华随口回答。

“你可真有福气。”

王阿姨羡慕地说:“有这样孝顺的儿女,多少人羡慕呢。”

“孝顺?”

张德华苦笑了一下。

“什么叫孝顺?”

王阿姨有些奇怪:“他们不是很关心您吗?”

“关心?”

张德华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。

“也许吧。”

但他心里清楚,这种“关心”背后藏着什么。

晚上,张德华翻出了一个旧盒子。

里面放着他所有的重要文件。

房产证、存折、身份证,还有一些老照片。

他仔细检查了一遍,发现房产证还在。

但其他的重要文件,大部分都被儿女们以各种理由拿走了。

“为了安全。”

“为了不丢失。”

“为了方便办事。”

每一个理由都那么合理,那么让人无法拒绝。

但现在张德华明白了,这些都是借口。

真正的目的,是要控制他的一切。

05

控制他的生活,控制他的社交,控制他的财产。

而这一切,都是以“孝顺”的名义进行的。

张德华拿起电话,想要给老朋友老李打个电话。

但拨了几次,都没有勇气按下最后一个数字。

他怕老李问起他最近的生活。

怕老李发现他的不对劲。

更怕老李知道真相后,看他的眼神会变得同情和怜悯。

那天晚上,张德华失眠了。

他躺在床上,望着天花板,思考着自己的处境。

他想反抗,但不知道怎么反抗。

他想逃离,但不知道逃到哪里去。

他想求助,但不知道向谁求助。

最重要的是,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勇气面对真相。

面对儿女们可能的真正目的。

第二天,张伟又来了。

“爸,您昨天怎么样?”

“挺好的。”

张德华表面平静,内心却在翻腾。

“我给您带了点好吃的。”

张伟提着一个保温盒。

“您尝尝。”

张德华接过保温盒,心里却在想别的事情。

他在观察儿子的表情,试图从中看出什么端倪。

“爸,您怎么了?好像心不在焉的。”

张伟敏锐地察觉到了父亲的异常。

“没什么,就是有点累。”

“那您休息一下吧。”

张伟很贴心地说:“我在客厅里看电视,不打扰您。”

张德华点点头,回到卧室。

但他并没有休息,而是在想办法。

他要找到证据,证明自己的怀疑。

或者推翻自己的怀疑。

无论如何,他都要知道真相。

傍晚时分,张慧也来了。

兄妹俩在客厅里小声说着什么。

张德华悄悄走到门边,想要偷听。

“最近爸爸有些不对劲。”

张伟的声音传了过来。

“是吗?我也觉得。”

张慧回应道:“他好像在怀疑什么。”

“会不会是我们做得太明显了?”

张伟有些担心。

“应该不会,我们一直很小心的。”

张慧的声音很低:“而且现在还不是时候。”

“什么时候是时候?”

“再等等吧,等房子的事情办完。”

张德华的心猛地一沉。

果然,儿女们是有目的的。

而且这个目的,和房子有关。

他悄悄回到卧室,心情复杂极了。

他不愿意相信,自己的儿女会算计他。

但事实就摆在眼前。

晚饭时,一家三口坐在一起。

表面上和谐温馨,实际上各怀心思。

“爸,您最近胃口怎么样?”

张慧关心地问。

“还行。”

张德华简短地回答。

“您要多吃点,身体要紧。”

张伟也在一旁关心着。

张德华看着儿女们虚假的关心,心里涌起一阵悲凉。

他们关心的不是他的身体,而是他什么时候会“离开”。

这样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处理他的财产了。

“我想出去走走。”

吃完饭后,张德华突然说。

“这么晚了,外面不安全。”

张慧连忙阻止:“您还是在家里休息吧。”

“我就在院子里转转。”

“院子里光线不好,您看不清路。”

张伟也在劝阻:“万一摔着怎么办?”

张德华没有坚持,回到了卧室。

但他心里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。

儿女们正在用“关心”的名义,一步步限制他的自由。

控制他的生活,等待合适的时机。

06

第二天上午,张德华趁儿女们都不在,偷偷出了门。

他要去银行查询自己账户的情况。

在银行,工作人员告诉他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。

张德华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。

他紧紧抓住柜台边缘,指节因为用力过度而发白。

“你...你再说一遍?”

他的声音颤抖得厉害,几乎听不清楚。

“您的账户在三个月前有一笔大额转出。”

“转出?转到哪里了?”

张德华的声音在颤抖。

“转到了张慧女士的账户。”

工作人员查看着记录:“金额是十五万元。”

张德华感到天旋地转。

十五万,那是他大半辈子的积蓄。

“还有吗?”

他强撑着问。

“还有几笔小额转出,都是转给张慧女士和张伟先生的。”

工作人员继续查询:“您的账户现在余额只有三千多元了。”

张德华差点站不稳。

他在银行里坐了很久,才慢慢消化这个消息。

回到家后,他坐在客厅里,等着儿女们回来。

下午,张慧先回来了。

“爸,您怎么了?脸色不太好。”

“我去了趟银行。”

张德华直视着女儿的眼睛。

张慧的脸色瞬间变了:“您去银行干什么?”

“查查我的账户。”

张德华的声音很平静,但眼中含着泪水。

“慧慧,你能告诉我,我的钱都去哪里了吗?”

张慧的脸红了,低下了头:“爸,我可以解释的。”

“那你解释吧。”

“是这样的,伟哥的公司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。”

张慧的声音越来越小:“需要一些资金周转。”

“所以你们就动用了我的钱?”

“我们是借的!”

张慧连忙解释:“等公司渡过难关,我们会还给您的。”

“借?”

张德华苦笑了:“借钱需要经过我同意吧?”

“我们怕您不同意。”

“我为什么不同意?”

“因为您总是说要把钱留给我们。”

张慧的理由让张德华更加心痛。

“既然迟早都是我们的,为什么不能提前用一下?”

张德华终于明白了。

在儿女心中,他已经是一个“死人”了。

他的财产,迟早都是他们的。

所以提前动用,也没什么不对的。

“你哥哥知道这件事吗?”

“知道。”

张慧不敢看父亲的眼睛:“这是我们商量好的。”

这时,张伟也回来了。

看到客厅里的气氛不对,他意识到了什么。

“爸,您知道了?”

“我知道了。”

张德华的声音很哽咽:“我都知道了。”

“爸,您听我们解释。”

张伟坐在父亲身边:“我们真的是遇到困难了。”

“我的公司资金链断了,如果不及时补充资金,就要破产了。”

“您的钱我们一定会还的。”

“什么时候还?”

张德华问。

兄妹俩对视了一眼,都没有回答。

他们心里清楚,这些钱可能永远都还不了了。

“我还想问你们一件事。”

张德华擦了擦眼泪:“房子的事,你们是怎么打算的?”

兄妹俩又是一阵沉默。

“爸,房子的事我们还没想好。”

张伟勉强回答。

“没想好,还是不敢说?”

张德华的眼神很犀利。

“昨天我听到你们的对话了。”

兄妹俩的脸色都变得苍白。

“你们是不是打算把房子卖了?”

“爸,不是您想的那样。”

张慧连忙解释。

“那是什么样的?”

张德华等着他们的回答。

“我们是想,等您年纪再大一点,可能需要住养老院。”

张伟硬着头皮说:“到时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。”

“所以你们就想提前处理了?”

“不是提前处理,是为了您考虑。”

07

张慧也在一旁附和:“养老院的费用很高,卖了房子正好可以负担。”

“那我的意见呢?”

张德华问:“你们征求过我的意见吗?”

兄妹俩都低下了头。

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征求父亲的意见。

在他们心中,父亲已经老了,糊涂了,没有决定能力了。

所有的事情,都应该由他们来决定。

“现在我明白了。”

张德华站起身来:“你们的孝顺,原来是这个意思。”

“限制我的自由,是为了防止我乱花钱。”

“控制我的社交,是为了防止我把真相告诉别人。”

“关心我的身体,是为了确保我能撑到你们把事情处理完。”

每说一句话,张德华的心就痛一分。

这些话就像刀子一样,割着他的心。

“爸,不是这样的。”

兄妹俩都慌了:“我们是真的关心您。”

“关心?”

张德华的眼中含着泪水:“这就是你们的关心?”

“把我当成一个即将死去的人,提前瓜分我的财产?”

“把我当成一个没有判断能力的老糊涂,替我做所有的决定?”

“把我当成一个累赘,计划着什么时候把我送进养老院?”

每一句话都像重锤一样敲在兄妹俩的心上。

他们想要反驳,但发现无话可说。

因为张德华说的都是事实。

“爸,我们错了。”

张慧哭了:“我们真的错了。”

“错了?”

张德华苦笑:“你们觉得错在哪里?”

“错在被您发现了?”

“还是错在动作太快了?”

兄妹俩都不敢说话。

他们知道,无论说什么,都无法挽回父亲的心了。

“我现在终于明白了。”

张德华的声音很平静,但每个字都充满了痛苦。

“你们的孝顺,我真的无福消受。”

“因为这种孝顺,比不孝还要可怕。”

“不孝的孩子,至少是明着来的。”

“而你们,却是打着孝顺的旗号,做着最残忍的事情。”

张德华转身走向卧室:“我累了,你们回去吧。”

“爸,我们谈谈好吗?”

张伟想要挽回:“我们可以重新开始的。”

“重新开始?”

张德华回过头来:“你们觉得还有可能吗?”

“信任这种东西,破了就破了。”

“就像镜子一样,碎了就再也拼不回去了。”

说完这句话,张德华走进了卧室,关上了门。

兄妹俩站在客厅里,面面相觑。

他们知道,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父亲的信任。

更失去了做人的底线。

从那以后,张德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。

重新思考亲情的意义。

也开始思考,该如何度过剩下的日子。

儿女们还是会来看他,但气氛已经完全不同了。

没有了虚假的温馨,也没有了表面的和谐。

有的只是无法弥合的裂痕和无法挽回的信任。

“爸,您还是不肯原谅我们吗?”

张慧每次来都会问同样的问题。

张德华总是沉默不语。

不是不肯原谅,而是不知道如何原谅。

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儿女。

邻居们都觉得奇怪。

“老张,你儿女最近怎么了?”

“看起来都不太开心的样子。”

张德华苦笑着摇摇头:“可能是工作太忙了吧。”

他不想让别人知道真相。

不想让别人看他的笑话。

更不想让别人对他投来同情的目光。

一个月后,张德华做了一个决定。

他要搬出这个房子。

要去一个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。

重新开始他的晚年生活。

“爸,您要搬走?”

听到这个消息,兄妹俩都慌了。

“您搬到哪里去?”

“去一个你们找不到的地方。”

张德华平静地说:“去一个可以让我安静生活的地方。”

“可是您一个人怎么办?”

“我一个人过了这么多年,难道还不知道怎么照顾自己?”

张德华的话让兄妹俩哑口无言。

08

确实,在他们的“关心”之前,张德华一直过得很好。

反而是在他们的“照顾”下,他才变得不快乐。

“爸,我们可以改的。”

张伟最后挣扎着说:“我们可以把钱还给您。”

“钱?”

张德华摇摇头:“现在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。”

“是信任的问题,是亲情的问题。”

“这些东西,是用钱买不回来的。”

张德华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。

他没有带太多,只带了一些必需品和纪念品。

房子他决定不卖了,就留给儿女们吧。

反正在他们心中,这些迟早都是他们的。

“爸,您真的要走吗?”

张慧哭着问。

“我真的要走。”

张德华的声音很坚决:“而且,我不会告诉你们我去哪里。”

“我要一个人,安安静静地度过我的余生。”

“不再受任何人的'关心',也不再相信任何人的'孝顺'。”

说完这句话,张德华拎着行李走出了房门。

没有回头,也没有留恋。

他知道,这一走,可能就是永别了。

但他不后悔。

因为他宁愿一个人孤独地生活,也不愿意在虚假的温暖中煎熬。

张德华走后,兄妹俩站在空荡荡的房子里。

他们终于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一切。

房子,存款,还有绝对的自由。

但他们却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和后悔。

“我们真的错了。”

张慧对哥哥说。

“是啊,我们错得离谱。”

张伟也后悔不已:“我们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。”

但后悔又有什么用呢?

有些东西,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。

就像张德华说的,信任就像镜子,碎了就再也拼不回去了。

几个月后,邻居们都在议论张德华的去向。

有人说他去了养老院,有人说他投靠了远方的亲戚。

但没有人知道真相。

兄妹俩也四处打听,但始终没有父亲的消息。

就好像他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样。

其实张德华并没有走远。

他就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小镇上租了一间房子。

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。

每天早上起来,到菜市场买菜。

下午在公园里和其他老人下棋聊天。

晚上看看电视,读读报纸。

这样的生活虽然平淡,但很自由。

没有人管束他,没有人“关心”他。

他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想去哪里就去哪里。

这才是他想要的晚年生活。

有时候,他也会想起儿女们。

想起他们小时候的样子,想起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光。

但那些都是过去了。

现在的他们,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纯真的孩子了。

而他也不再是当初那个可以为儿女付出一切的父亲了。

“你们的孝顺,我真的无福消受。”

每当想起这句话,张德华都会流泪。

不是为了失去的财产,也不是为了失去的房子。

而是为了失去的亲情,失去的信任。

这些东西,才是最珍贵的。

也是最容易失去的。

在那个小镇上,张德华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。

他不再需要儿女们的“孝顺”,也不再期待他们的“关心”。

他只需要一个人,安安静静地生活下去。

直到生命的终点。

电话咨询
微信咨询
微信:
意昂体育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