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了!A股这市场,简直冰火两重天
家人们,我跟你们说,我爸前天给我打电话,那语气,老无奈了,说他终于把股票全卖了,还念叨着“亏了一万多,算是学费了”。我当时就叹了口气,也不知道咋安慰他。你们说巧不巧,这个月我自己的账户也是一片飘红,看着指数在3600点附近晃悠,就跟得了帕金森似的,手里的蓝筹股却悄无声息地跌到了新低。
再瞅瞅我那个发小,平常就知道喝酒打牌,结果前几个月买了几只小盘股,净赚了三十多万。他还得意洋洋地在朋友圈晒单,说:“我也不懂那啥光伏芯片的,就听群里人说买,结果真涨了!”我看着心里那叫一个堵得慌。
你们说说,这A股市场是不是太分裂了?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,同样在股市里,有人在天堂,有人在地狱。每天1.7万亿的天量成交额,钱都跑哪儿去了呢?反正肯定没在我口袋里,也不在像我爸这样的中老年散户兜里。
我有个大学同学在券商做分析师,前天酒后吐真言,说:“现在A股就是一场资金从散户向机构、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赛道的大迁徙,说白了就是一场财富重新分配。”
看看数据就清楚了,中证1000指数比沪深300高出12个百分点的涨幅,这背后是机构资金对小盘成长股的疯狂抢筹啊。再看散户喜欢的白马蓝筹,却一天天的“贴秋膘”,这哪是偶然,分明就是一场有预谋的“收割”。
就说这光伏,“买股不买光伏,老了后悔一辈子”,去年还当笑话的段子,现在成真的了。我表哥在浙江一家中型光伏企业做技术主管,上周聊天时苦笑着说:“别看新闻上光伏多风光,其实是死了一大批小厂子我们才活得这么滋润。环保新规一出,产能直接砍掉三成。能撑下来的企业,利润自然就上去了。”
工信部这政策组合拳打得可真漂亮,表面上喊着环保达标,实际上是在给行业做“减法”。就像2016年去产能时钢铁煤炭行业经历的那样,先痛苦,后兴奋。现在光伏行业的毛利率从去年的个位数飙到了15%以上,剩下的企业都笑得合不拢嘴。
但是真正让我惊掉下巴的是,隔壁村一家做PCB板的小厂,去年还愁着生存呢,今年突然订单爆满,消费电子的单子都不接了。原来他们早在两年前就拿到了军工资质,现在华为5.5G基站国产化率要求提高,这些小厂子一下子成了香饽饽。
还有个事儿,一个在大型银行工作的亲戚神秘兮兮地跟我说:“你知道为什么最近A股成交量这么大吗?中东的石油钱正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市场。”
一开始我还不信,直到看到阿布扎比投资局买入2000多万股中国平安H股的消息。更夸张的是,卡塔尔主权基金竟然把宁德时代的股票打包做成ETF在新加坡上市!这些中东金主打算五年内把A股配置比例从3%提到15%,这哪是来炒股的,分明是来定居的。
我一直以为外资就只买茅台、平安这样的大蓝筹,没想到现在连资源股都盯上了。朋友圈里一个做大宗商品的哥们说,最近伦敦的基金经理开始研究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库存数据,发现比伦敦交易所少了一半。结果山东黄金和紫金矿业成了外资新宠。
咱散户面对的可不是信息不对等,而是认知不对等。你以为看到的是全部,其实只是冰山一角。
前几天在电梯里碰到一个做半导体设备的邻居,随口问了句“听说你们行业不景气啊”,他笑着摇摇头说:“那是给股民看的新闻。中微公司刚刚宣布蚀刻机涨价8%,同行都在降价的时候,他们敢涨价,你觉得行业真的不行吗?”
长江存储把明年的投资预算翻倍,中芯国际在深圳建厂,北方华创的真空泵订单排到2026年。这些信息虽然不是啥秘密,但普通投资者根本不知道咋解读和联系起来。
更可怕的是新股市场。我一个做审计的朋友私下告诉我:“现在科创板有些公司的财务报表,简直是魔术表演。有家医疗设备公司把本该一次性计入的临床试验费用,分10年摊销,直接把亏损变成了盈利。”而真材实料的好公司上市,机构抢购能到400倍,散户连汤都喝不上。
每天1.7万亿的成交量,这钱从哪来呢?我爸说是散户融资炒股,但数据显示散户占比已经从2015年牛市时的5倍机构交易量,变成了现在被机构完全反超。
真相可能在银行系统里。地方债置换方案出台后,四大行被要求优先购买城投债。有银行资管部的朋友透露,这些资金通过理财子公司拐了个弯进了股市。现在非标转标压力大,银行被迫提高权益类配置比例。
奇怪的是,银行股死活不涨,银行ETF规模却三个月翻番——这是大资金在借ETF偷偷建仓的老把戏。就像2019年那样,当年军工ETF大幅申购两个月后,相关板块直接暴涨40%。
我作为一个亏了好几年的老韭菜,算是明白一个道理,A股不是个公平的游戏场,就是个赤裸裸的丛林。不了解规则,就只能被人当菜吃。
咱普通投资者的出路在哪呢?
别跟机构抢食。军工、半导体、光伏这些热门赛道都被机构重仓了,散户进去就是当接盘侠。与其追高,不如学会左侧布局,找那些还没被发现的价值股。
学会看懂政策导向。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就是政策市,理解国家战略方向比分析财务报表重要得多。看看“十四五”规划重点支持啥产业,往往比听所谓“内部消息”靠谱。
控制仓位和情绪。我爸就是因为满仓才被“割韭菜”的。记住股神巴菲特的话:“别人贪婪时我恐惧,别人恐惧时我贪婪”,市场总是在极端情绪中创造机会。
A股这冰火两重天不会一直这样的。历史告诉我们,市场总会在某个时候重新找平衡。就像2015年的中小创泡沫,2018年的白马股泡沫一样,任何过度偏离价值的走势最终都会回归。
我相信,未来的A股会更成熟,信息差会慢慢缩小,投资逻辑会更理性。咱普通投资者能做的就是保持学习,适应变化,等着属于自己的那波行情。
韭菜的命运可不是注定的。在这瞬息万变的市场里,谁能看得更远,理解得更深,谁就能从被收割的韭菜,变成手握镰刀的人。你们怎么看呢?评论区聊聊?
#热点观察家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