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
产品展示

陈晓旭:“如果不是林黛玉,陈晓旭会是另一个人生吗?”
发布日期:2025-07-24 15:37 点击次数:68

陈晓旭:林黛玉成就了她,也困住了她一生,“如果不是林黛玉,陈晓旭会是另一个人生吗?”

原创朱祥伟朱祥伟2025年06月09日 19:08江苏

“如果不是林黛玉,陈晓旭会是另一个人生吗?”

这句话很多87版《红楼梦》的老粉丝都在心里问过无数次。

1980年代的国产剧,选角这件事可是件大事,不过却很少有人能像陈晓旭这般,将一个角色“活成了自己”。

她仿佛与角色融为一体,那种演绎让人惊叹。她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角色,竟然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

而她的成名,还有遗憾,以及挣扎和离开,背后其实蕴藏着太多的意外与无奈。

谁能想到,“不够漂亮”的她成了最难超越的林黛玉?

1983年,王扶林导演带着“全国海选”的王炸操作,想在万千少女中找到林妹妹。

你能想象吗?

当时报名的演员有上万人,而且光初试就把人给弄得眼花缭乱了。

陈晓旭彼时仅18岁,其长相稍显质朴,身形清瘦,而且仿佛一阵风拂过便会摇摇欲坠。

她给林黛玉写了一封冗长得令人头疼的自荐信,而且还附上了自己14岁时创作的小诗,满满的皆为对这个角色的理解以及内心的渴望。

但王扶林第一次见到她,心里其实犯嘀咕:“这孩子嘴唇太厚,脸也不够精致,离我心目中的林黛玉,还差点意思吧?”

其实那时候,外形更美的张静林才是剧组第一候选人。

张静林演技极为扎实,气质颇为温婉,模样更是漂亮,导演组甚至一度都已准备让她上岗。

结果呢?

最后还是陈晓旭拿下了角色。

为啥?

她那副瘦弱的模样,以及敏感的性子,还总是带着些许忧郁的气息,站在那儿,无需刻意去演,简直就如同林黛玉本人一般。

有时候气质真的比美貌更重要。

“拍戏六年,几乎一夜成名”:成名背后的辛酸你想不到

87版《红楼梦》开拍之际,剧组为还原原著之事,在全国范围内奔波,历经几十个省份进行场景变换,而且仅服装就制作了多达700余套。

陈晓旭进组后,几乎“疯魔”一样钻研角色。

别人背台词,而且她琢磨人物情绪;别人排练,并且她钻研句读和语调,这样的话,她反复琢磨怎么才能成为“林妹妹”本尊。

偶尔她的一场哭戏,居然能够排练成功,几十遍这确实令导演感到头疼。而且导演还特意安抚她,“不要过于纠结。”

可谁让她太爱林黛玉了呢?

最终戏播出之后,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走红;

林黛玉的这一形象,成为了好几代人内心之中永远都难以忘怀的经典。

谁还记得王扶林当年那句“她不够漂亮”?

大家只记得,陈晓旭林黛玉。

“成也林黛玉,败也林黛玉”:她再也走不出角色的影子

《红楼梦》火了以后,陈晓旭接了几部戏

可观众一看她,总觉得“这是林黛玉穿了别的衣服”。

新角色刚一出现,弹幕立马就热闹了,有的观众,打字说“黛玉转世”;

而且还有的评论说“林妹妹重现”。

其实不是她演技不行,而是林黛玉这个角色太深入人心了。

后来她感觉自己被困住了。

去演别的戏,而且没人买账;做广告、接代言与此同时也总被贴上“林黛玉”的标签。其实这种情况有些让人无奈,感觉仿佛无论怎么改变,都摆脱不了那个特定的形象,好像被束缚住了一样。

她干脆就换了一条跑道,转而做起了广告公司的业务,还拉着丈夫一同开始创业。

居然生意开展得十分红火,短短几年间便成为身家超亿的女企业家。

可再坚强的人也有脆弱的一面。

2006年,她查出癌症,没多久就走了。

临终时她没有选择前往大医院进行抢救,而是以一种轻松且愉快的态度安慰着家人:“别太难过啦。”

她通过这样的方式,仿佛在向大家传达着一个信息,那就是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,与此同时也让家人们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。

一切看得透透的,像极了林黛玉最后的那份淡然。

“王扶林的遗憾,观众的共鸣”:选角背后的无奈与幸运

其实王扶林后来多次说过,陈晓旭的美不是传统意义的美,但她骨子里的那股书卷气,才是林黛玉最大的灵魂。

他选对了人,但也没想到,这个角色会成为陈晓旭一辈子的枷锁。

人生有时候很奇妙,你觉得是幸运,其实也是一场无解的困局。

写在最后

你有没有想过,如果当年是张静林演林黛玉,陈晓旭的人生会不会完全不同?

可惜生活没有“如果”。

成也林黛玉,困也林黛玉。

她用全部青春成就了一个角色,却也被角色困了一生。

但正因为有陈晓旭,才有87版《红楼梦》几十年不衰的传奇。

如今再看,谁还会纠结她漂不漂亮?

那种气质,才是最打动人的东西。

人生路上,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,选择和遗憾。

陈晓旭的故事,也许正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缩影。

你怎么看?

欢迎留言,聊聊你心中的林黛玉。

(素材来源于网络,侵删。)

电话咨询
微信咨询
微信:
意昂体育
返回顶部